对信念,人们是可以失而复得,对信仰,却不能如此。要期望奇迹的人,必须加强自己的信仰。信仰是对不可见之物的爱。也就是对看似不可能、或被认为似乎完全不可能存在之物的信赖。
信念与勇气
时间: 2025-09-13 00:57:53
这段话富有哲理,深刻地区分了“信念”与“信仰”的本质差异,并揭示了信仰在人类精神世界中的独特地位。它源自德国思想家歌德的观点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它:
信念是一种理性的认知与态度,它可能随着经验、环境、情绪而动摇甚至丧失,但也可以通过反思、学习、经历重新建立。
信仰是一种深层的精神归属与存在认同,它不是简单的观点或态度,而是根植于灵魂的选择。
正如李明圣在《论信仰》中所说:“信仰是无悔的选择、不懈的奋斗与持久的坚守”。
这句话极具诗意,它强调信仰的本质是对看不见、摸不着、甚至被认为不可能存在之物的深切信赖。
这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力量,也是一种“无条件的爱”。
奇迹本身就是对“可能性”的挑战,而信仰则是支撑这种挑战的内在力量。
正如歌德所言:“奇迹是信仰最宠爱的孩子”。
信念可以动摇,但信仰必须坚定;
信念是对现实的判断,信仰是对超越的信任;
若你渴望奇迹,就必须先点燃心中的信仰之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