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收之年不见米,歉收之年悔莫及。
北方俗语
时间: 2025-09-17 03:09:25
这句“丰收之年不见米,歉收之年悔莫及”是一条带有深刻警示意义的民间谚语,表面上谈的是粮食收成,实则揭示了资源管理、节俭意识与风险预判的多重智慧 🌾📉。
“丰收之年不见米”
指的是在粮食丰收的年份,人们因生活富足、消费无度,反而没有把粮食储存起来。米虽多,却因挥霍、浪费或管理不善而“看不见”,甚至出现短缺。
这不仅是对物质的浪费,更是对未来的忽视。在丰年里,若只顾眼前享乐,不做储备,等到灾年到来时就会措手不及。
“歉收之年悔莫及”
当遇到灾年或收成不好时,才意识到之前没有储粮是多么愚蠢,但为时已晚,只能懊悔。
这句“悔莫及”是对人类短视行为的警钟,提醒我们:危机往往不是因为灾难本身,而是因为我们在顺境中缺乏准备。
这句谚语不仅适用于农业生产,也广泛适用于生活、经济、企业管理乃至国家治理:
它与“居安思危”“未雨绸缪”“有备无患”等古语一脉相承,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“长远眼光”的高度重视。
在今天,这句谚语依然具有强烈现实意义:
尤其在经历过疫情、自然灾害、经济波动之后,人们更能体会这句谚语的分量:真正的安全感,来自于在顺境中做好逆境的准备。
这些句子不仅是语言的艺术,更是生活的指南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