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

团结与合作
时间: 2025-11-13 04:19:28

基础拼音读法

tiān shí bù rú dì lì, dì lì bù rú rén hé.

这句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出自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,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极具代表性的名言之一,体现了孟子对战争胜负、国家治理、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。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赏析它的思想内核与现实启示:


🧠 一、原文背景:孟子论战与治国

这句话出自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,原文如下:

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

孟子在此论述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,指出:

孟子认为:人心的向背比天时地利更重要,这是儒家“民本思想”的集中体现。


🔍 二、哲理解读:人心为本,胜于天命地势

这句名言蕴含着深刻的政治与人生哲理:

例如:

一个企业即使有好项目(地利)、好时机(天时),但若团队不齐心(人和),也难以成功。


🪶 三、文艺化升华(诗意表达)

天时若助风云起,
地利纵横布阵齐。
若无人和心不聚,
万般优势亦成虚。

或:

天时地利皆外物,
人和才是定乾坤。
众志成城能破浪,
离心离德必沉沦。


📜 四、文化延伸:与其他古训相映成趣

这句名言与许多传统智慧互为呼应:

它们共同构成了儒家思想中“以人为本”的核心价值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