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村“吃的油,穿的绸,到得包村去杀头”。

地方谚语
时间: 2025-11-14 08:38:45

基础拼音读法

bāo cūn" chī de yóu, chuān de chóu, dào de bāo cūn qù shā tóu".

这句民谚“吃的油,穿的绸,到得包村去杀头”是清末浙江诸暨地区流传的讽刺语,揭示了太平天国军队在包村遭遇惨烈抵抗的历史事件,表达了百姓对太平军奢靡与暴政的愤怒,以及对包村抗争精神的敬佩。


🧭 一、字面解析:奢靡与覆灭的对比

整句形成强烈反差:前半是享乐,后半是死亡,寓意“作恶者终有报”。


🧨 二、历史背景:包村之战(1861–1862)

这场战役成为民间抗争暴政的象征,也让包村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
🧠 三、民谚的文化意蕴

这句民谚不仅是历史的回响,更是民间智慧的表达:

它是一种“以俗语记史、以讽刺传情”的语言方式,具有强烈的地域性与历史感。


🪶 四、文艺化表达(诗意改写)

油香绸滑掩真面,
杀头包村露本颜。
百姓口中留旧语,
一句民谚抵万言。